《蝶泳十口訣》(轉貼)
壓胸好,出水易。
始挺胸,再打腿。
放鬆手,隨水流。
掌朝後,輕外推。
忘掉腿,更走水。
頸跟胸,連一線。
低身位,擦水過。
悠甩臂,輕放手。
肩先入,臂微張。
微屈身,即壓胸。
【壓胸好出水易】
蝶式的基礎在波浪,波浪能否延續不斷,主要就看壓胸,
當波浪能延續時,身體就會按節奏自然不費力地出水呼吸。
許多泳者也會對“壓胸”一詞彙有誤解,
其實壓胸並不是指向前屈身彎腰,
而是剛微屈身後的開肩挺胸(即壓胯挺腰),
其意有如用胸膛壓著水以上之勢。
初階者常因每個循環中波浪斷開了,
每次需費力再起動波浪出水換氣,而用上巨大臂力,
往往未到二十五公尺,已經體力不濟了。
相反地,若能有順暢的壓胸動作,
再配合第一腿和輕手推水,頭肩就能自然冒出水面了。
因此每下手後毅然壓胸(挺胸開胯),此一動作是絕不可少的。
良好壓胸不在乎能後挺多少,
順暢連貫,再配合適時開肩才最為重要。
要想像是頭胸鑽進水中再滑上水面般,而非腰間的上落,
順與不順就完看這個起始點,
這亦是初學蝶泳較難掌握的節奏。
開肩時頭胸鑽進水中,
再開始滑上時手就配合肩的回彈抓水,
這就是整個壓胸過渡到推手的動作節奏,
掌握好了後,打水的波浪也會自然順暢的帶出。
【始挺胸再打腿】
蝶式第一腿的最理想發動時機,就在剛後弓壓胸的一瞬間,
而並非一入水就打腿,
當第一腿一登直時,上半身已成上爬之勢為最理想。
正確的打腿時機在於入水後(剛屈身後)壓胸的中前段,
整個身體開始呈S狀時,
這時打腿波浪才會延續、順勢向前再向上溜滑;
相反,一入水即打腿身體就會呈C狀,
動能都朝向上,波浪就在這裡給切斷了。
波浪一斷,往後要再出水的動能就減弱,
單靠臂膀之力劃出水面就苦了,
許多強悍大漢多年仍蝶不過五十米也就是這個原因。
對於初中階的泳手而言,
其實第一腿反比打第二腿重要得多;
第一腿所帶出的動能就是壓胸以致出水的基礎,
第二腿的加壓反而是進階蝶加速的點綴。
常言道小臀要露出來,
其意並非要求蝶時刻意提臀,
而是當你在正確時段打第一腿時,
因身體呈S狀臀部就必然處於高位,
加上整體若貼近水平,
小臀自然會微露水面了。
【放鬆手隨水流】
關於划手的路線有諸多見解,但以輕鬆省力為原則底下,
雙臂在水中必須盡量放鬆,
以良好壓胸配合第一腿波動的優勢,
延續波浪前滑並使身體出水。
許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手用力點就能升高一點,
但事實卻許多時是手給多了動作反而使自己更阻水、
斷了向前向上的動能,結果出水反而更困難。
建議初學者,划手時應先隨著水流放鬆,
體會一下水的流向,當能感受到水流時,
才微微順流加速,這樣才能練出正確的抱水及推手動作。
切記不是雙手帶出波浪,而是波浪帶出雙手;
軀動的主軸在軀體,臂膀只是順勢而推。
用臂膀帶出的蝶就是蠻力牛蝶,是單靠體力不耐游的蝶式,
也許比較多人愛這個,但這本身的基礎出力點卻是錯誤的。
說蝶式是個體力的活兒只是對一半
(雖然蝶式是四式中最費力的一項),
正確的蝶式是軀體與臂膀平衡用力的,
疲倦在全身肌組。若蝶後是臂膀疲倦,
則可能是蝶腰動作沒有用力或節奏偏差掉了。
【掌朝後輕外推】
手掌朝後推是所有泳式的基本動作,
只要記著不論划手的路線如何,
手掌盡量朝後永遠是對的。
高肘的划手有助朝後的手掌有更好的應力,
曲臂划手亦乎合人體力學(速度慢時影響就變低了)。
蝶泳的推手近尾聲時,手掌約處小腹前,要輕微向左右兩邊推,
這能使雙手更易出水,不會被卡在水里。
見有蝶友甚至教練出手時會指尖朝天,可能看上會帥氣點,
但其實在浪費氣力,關節壓力也較大;
上水要手掌朝後才最不阻水,
直手甩臂時也能較自然放鬆地掛到前位。
(註:路線要S點還是要直一點呢,其實是可以隨時調整的,
比方說這一下你鑽深了,壓胸抱水然自需多用點時間,
這時要不手划S大點以增加上升的速度,
要不就放慢手隨水勢直划而爬升;
相反當頻率快時,要不順勢快快直劃到尾,
要不也可劃S給力抱多點水再加速,
一切也可按著個人可輸出的體力上限隨意調整的。)
大致上,力大者可蝶深點划S點,力小者可蝶淺點划劃直點,
能達成最高的效益。
【忘掉腿更走水】
與用力划手的問題相似,一般人會誤以為只要大力弓腿打第二腿,
人就能升起多點、游快一點,其實這也是錯的。
當你一想給力打腿,弓腿大彎預備用力時,
就已註定波浪被切斷、不能順滑向前的了。
讓身體順著波浪去、不破壞向前的動態是蝶泳中首要的項目。
因此我們應先放鬆腿、感受水流順勢而走,
到能夠清楚感受水波後腳才給力,當中的幅度也必須是輕微的。
忘掉腿的意思就正是那種隨水漂的無重感覺,
是最走水的狀況下才能體會到,
彷彿雙腿無鬚髮力卻自己會隨節奏波動,順滑無痕。
順滑優雅的蝶泳有如坐上飛碟順行般似有還無的水感,
有如水蛇般延綿細長地行走;
相反,節奏錯愕的蝶卻是一段一段的、蹦蹦跳似的蛙蝶或兔蝶。
蹦蹦跳地蝶就肯定是個體力的活兒,
試想想你能在水里做多少下兔子跳呢。
要蝶得好還是要向水蛇學習,順勢而弓就是打蝶腿的竅門。
【頸跟胸連一線】
許多人蝶時頭位會刻意低頭或揚頭,其實是沒有必要的,
也易造成頸椎和肌肉受傷或勞損。
換氣時揚頭太高也會阻礙身體延續波浪,
過於低頭入水也會讓身體鑽得過深。
蝶泳時頭無須上下擺動過多,頸椎跟上胸椎連成同一曲線就可以,
出入水的角度會較自然、前進力也能順暢一點;
出水時眼向前方望,入水時想像用頭頂切入就對了。
科學點說,就是胸椎線的弓度必須是頸椎線的延伸,
頸椎弓度要跟胸椎齊步;
實際上入水時胸椎弓度並不大,
過於低頭反卻破壞了波浪的順延性。
出水的次序:頭→肩→手。
出水時的相位,當頭肩冒出水面的一刻,
頸身手腳就會接近連成一線,這時也是推手的最後一刻。
有教學中會刻意提及這個是成一直線的相位,
以助初學者謹記正確的節奏,
但實際上因要延續波浪,這一刻其實也是一個連成的弓線,
是微微前弓的。
也就是說,當胸椎前弓時頸椎就跟著前弓、後挺時亦同理,
重點是弧度要接近,才能得出一個順滑S弧形,
讓軀體蛇竄地漂滑。
【低身位擦水過】
盡力保持低身位出水,柔著勁漂是省力遊蝶的不二法則。
當你持低身位出水,揮臂時就會擦水而過,要盡量避免拖水過手,
但也不用升得太高,高度剛剛好才是最理想的。
換氣時下巴恰好於水面上就夠了,
蝶時想像要盡量將身體向前延展有助起伏不過度、平穩地維持節奏。
猛勁飆升的蝶看上去固然夠"虎"、換氣時間也好像多了,
但若換來的只有十多下的咆哮又何苦呢。
也別以為升高點就能換多點氣,
換氣的多寡其實不太在乎能吸納多少,卻取決於你能呼得多盡。
先搞定正姿及距離再想速度才是王道,
看看世界級的比賽就能發現高手的蝶都是擦水而出的,
亦只有低身位才能帶出最高效率;
側換氣的技術就是將這個優勢達成極致,
用最低的身位來換取最高的效率。
老師們常提的重心不要上落轉移太大,
就是為了更高效率、重心更穩定地蝶;
當節奏穩定再稍微放慢點就會變成輕鬆的悠蝶了。
【悠甩臂輕放手】
泳池裡聽過有教練教小朋友甩臂要盡量快,
有人會以為只要揮臂夠快就不會拖水,其實也是錯的。
嚴格來說,蝶泳中唯一最接近全身放鬆的狀況,就是揮臂那段時間。
這也是手臂能放鬆的黃金時段,可別錯過這美好的拂水時段哦。
之前提過,拖水是因為出水升得不夠好,出水不好是因為壓胸做不好。
改善了壓胸這基礎的技巧後,出水的高度從此就是由自己決定的了。
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,當你快速甩臂時,入水就勢必會大力下拍或下插,這是蝶泳最壞的狀況。
大力拍入水水阻固然會大,搞不好手先下插入水,就肯定不能有好壓胸,
抱水推手相位順錯,破壞了波浪連貫性、惡性循環。
【肩先入臂微張】
入水的次序:頭→肩→手。
這是持續不斷的波浪加上正確揮臂下綜合的必然結果,而不是目的。
千萬別為了這個次序而強硬讓頭先入水,
若身體不是維繫在持續波浪的基礎上,頭先入也是沒有意義的。
頭肩先入水的主要原因,是基於緊隨的壓胸上水作良好的預備,
肩頭放鬆微張而入、手掌置於高水位直肘輕輕掛入,
有助泳者自然開肩、壓胸、抱水、推手這串聯動作,也能讓波浪持續不斷。
相反,臂膀若然跟頭胸同調,
往後壓胸的動作就會被臂膀拖慢了、
抱水推手也會慢了半個相位,
而導致第二腿早打這初中階者常犯的毛病。
(筆者從前也是因這個毛病而長期蝶不過五十)
同時,臂微張放鬆入水,
也有助大部分肩膀不夠柔韌的業餘愛好者慢慢加增柔軟度,
每下都用水沖開雙臂的力度適中,
開肩的果效比陸上的練習安全。
當肩頭柔韌開始提升,
放鬆著的臂膀入水後被推壓開而回彈之力,
就是壓胸後抱水推手的最大助力,自然回饋,順勢而爬。
【微屈身即壓胸】
單看身軀的蝶泳,就是肩胸一進水就開始要挺胸,
應該盡快將身軀的C狀過渡到S狀(從兩側看),
這就是壓胸。
趕快壓胸是為了延續波浪,
維持每個主要相位身軀也呈S狀是蝶泳的最首要考慮的。
配合正在開肩進水的臂膀,
被水自然沖開的雙臂再回彈是完整壓胸的最可信賴的助力,
可以說是自然發生的,也無需要額外予給雙臂施力。
在非追求速度的前題下,壓胸抱水的過可以好好享受臂膀的放鬆、順水勢而走。
配合身軀波動的延續,臂膀只須於推水時微微給力,
就算不打腿頭肩也會自然出水。
(注:一般慢蝶時,都會盡量將這壓胸的過渡時間拖長,
甚至有短暫的竄滑。
滑行其實問題也不大,
但應盡量減少雙手置前的滑行時間;
滑行時身軀可藉助浮力跟隨波浪走動上升,
雙手也要適時隨水流抱下,波浪才不會有太大斷層。
倘若波浪一斷,雙手要費力再次起動波浪就得不償失的,
因此竄滑於省力上是有個臨界點的。
速度過慢亦會導致下身過沉,傾向用小腿打水,破壞波浪。)
謹記,蝶泳的每一相位都必須配合波動的延續才成。
也別把腰前屈得太多,
鑽得深再壓回上來當中包含了許多技巧,
一個掌握不好就變了用臂力強行出水,費力失時;
腰椎柔韌度不足也沒有大波浪蝶的優勢,這不能操之過急
,小菲的泳姿也不是一般業餘泳手能完全模仿的。
http://qooswim.pixnet.net/blog/post/172086380 [游泳技術]菲爾普斯的蝶式系列影片摘要
留言列表